top of page

重力鑄造 – 側冒口封頂的原因

已更新:2019年4月29日

側冒口封頂可簡單列舉其發生原因如下:


1.冒口頸長度太短。

冒口頸長度太短,會因為尖角效應,在冒口頸位置發生縮鬆。此時宜適當將冒口頸加長,可改善此問題的發生。



2.冒口搭接在砂芯上

砂芯本身具有很強的蓄熱作用,當冒口搭接在砂芯上時,砂芯位置會成為一個很大的熱節,縮孔就容易發生在砂芯與冒口的接觸位置,而非冒口本身發生收縮。



3.U型管效應

冒口與澆道之澆口太厚,在充型完成時無法很快凝固,導致直澆道或橫澆道的壓力仍然可與冒口發生作用,導致冒口封頂。



4.冒口距離太近

兩個冒口之間的距離太近,導致通道補縮。發生通道補縮時,其中一個冒口會是封頂狀態,另一個又縮孔過深。


以下圖為例,B冒口發生封頂,而A冒口則是因為補縮B冒口而導致補縮量不足。



5.冒口過高

當冒口過高時,金屬融湯上升至冒口頂部其溫度會隨之降低,容易迅速凝固,導致冒口封頂。



6.冒口形狀不正確


6-1. 壓力窩距離冒口邊緣過小導致封頂 (原因: 融湯溫度過低)



6-2. 冒口與鑄件角度過大 (超過45度),此時散熱條件太好,可能會導致冒口溫度過低而封頂



6-3. 壓力錐高度過小。一般設定會讓壓力錐高度 >= 1/4H(冒口高度),否則將無法達到壓力錐應有的蓄熱效果,也可能會導致冒口封頂


冒口底部過小。冒口底部對於冒口的蓄熱有很重要的作用。經驗數據得知 h1必須 >= 10mm 才會有作用。





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壓鑄模具的表面處理

壓鑄模具常見的破壞原因,可大致分為下列幾項:沖蝕、侵蝕、熱龜裂、黏著等。以下將說明各種破壞的原因,以及較常見的解決方法。 1.沖蝕 原因:模具受到高溫液態合金高速沖刷,造成的表面磨損。 解決方法: (1)減少合金材料中非金屬的含量 (如 Si 等雜質)...

 
 
  • ��泓崴Facebook
  • 歡迎加入泓崴LINE
  • LinkedIn社交圖標
  • YouTube
  • Twitter

© 2023 hyperinfo corp. ,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